English

侯邦中和他的生态园

2000-07-10 来源:光明日报 袁建民 我有话说

前不久,我参观了农工党员侯邦中承包的距成都市区38公里的荒山——三峨山生态园。

站在山下翘望,见岩壁上赫然书写着几个红漆巨字——“希望在山、发展在林”。进入“山门”,小车在新开的土路上爬坡上坎,宛如颠簸在绿波之上的一叶小舟。车外满山青翠,一株株幼小的油桐树、枣树、桃树、板栗树和许多叫不上名的中药材,在明媚的阳光里顽强地舒展着枝枝杈杈。

侯邦中原本是做油漆生意的。1997年,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,他把目光投向缺水少土的荒山秃岭。他想,公司生产油漆一年要用三、四百吨桐油做原料,若能建立一个原料基地,在荒山上种些油桐,兼营其他经济林木,岂不利国利民又利公司?经过科学论证和严谨规划,1998年,他与地方政府签订了为期40年的开发三峨山2000多亩荒坡的承租合同。

要把荒凉的三峨山建设成生态园,并非易事,恶劣的条件和巨大的投资,是他始料不及的。荒山无路,侯邦中办的第一件事,就是修筑一条由南向北贯通山顶的机耕路。2000多亩荒坡,基本上都是半风化的石质土,土多的地方只有半尺厚,不少地方光秃秃的一点土也没有。侯邦中带头没日没夜地苦干,用铁镐、钢钎和炸药,在乱石岗上凿出7万个树坑。侯邦中算了一笔帐,一个树坑平均需要15斤农家肥,7万个树坑加在一起就是500多吨!他雇用了十几辆2吨的农用车往山上运肥,方圆十几里内凡是能“以钱换屎”的茅坑被他掏个一干二净,于是车队向市区延伸。比起挖坑、下肥,浇水更难。侯邦中修建了11个蓄水池,成天眼巴巴地盼着老天爷“赐雨”。但老天爷十分吝啬,蓄水量严重不足。困难中,侯邦中向乡政府求助,共同投资50万,建造了一座三级泵站,把远处的湖水提到山顶,再通过环绕山顶的管网形成自流灌溉。提灌试水那天,看着清澈的湖水汩汩流进干渴的树坑,侯邦中的眼睛湿润了。

今年秋天,油桐将开始挂果。明年,大枣和板栗也要挂果。再过几年,它们才能陆续进入丰产期。

谁都知道,投资生态建设,周期长、见效慢、风险大。侯邦中开发三峨山的150万元初期预算如今已翻了一番,以后需要追加的投入还不知道有多少?他无怨无悔,因为漫山遍野的翠绿,便是他的希望。

在他最困难的时候,农工党四川省委会和地方政府给予他巨大的支持,还为他请来专家,向他提供技术援助,从此侯邦中就有了自己的“智囊团”。

站在山顶,侯邦中向我们说起三峨山生态园的未来:以营造经济林为主,同时大力发展养殖、旅游、药材、花卉、苗圃、绿色蔬菜等综合项目。种牧草,养殖牛、羊、兔,形成林养草、草养畜、畜产肥、肥养林的生态循环系统。林地间种半年生、一年生的草本药物,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,达到以山养山、以短养长的功效。侯邦中的远期目标是要把三峨山建成一个绿色食品基地、生态观光旅游地和现代化的林木推广中心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